2月10日晚上,山西白求恩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国家紧急救援队连夜转移阵地,来到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2月13日,是救援队进驻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三天,从最初的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 运行到接诊病人,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奔忙着。在方舱医院外,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名为“指挥部”,这里其实就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办公的地方,李学文说:“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把更多的隔离空间留给病患,让大家进行有效隔离。”
今日,李学文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讲述了山西白求恩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武汉方舱医院的工作和经验。
今日,李学文和队友们进入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共收治了149名病人。“我们需要跟患者面对面,了解他们的思想,通过聊天的方式开导他们。”李学文说,在医院床位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方舱医院来进行有效隔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但是从心理角度来讲,患者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及时的关怀,这也是医者仁心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会告诉患者必要的防控知识,也会为他们鼓劲,增加他们对抗病毒的信心。”除此之外,李学文和医生们也对患者进行了初步的诊治,准备接下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CT、核酸等检查,利于他们早日居家,解除隔离。
在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李学文始终跟队员们讲“效率”这个词,这也是他进驻武汉以来的总结出来的“山西经验”。
李学文说:“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大家都有一个忌讳,就是我们太过密切接触患者,会导致感染。但是只要做好有效防护,是应该第一时间跟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因为你要了解病人的病史、观察他的症状,然后进行治疗,这是医生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诚然,在山西医疗队最初进驻江汉方舱医院时,就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情况,对病史、病症进行分析,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层治疗,也正是因为速度快、效率高,江汉方舱医院第一批康复的病人中,很多都是山西医疗队负责诊治过的病人。
“这就是山西经验,我们要继续秉持这种方法,把我们的病人保护好!”李学文的话掷地有声。
▲副院长、队长李学文(中)进入方舱病区,部署各项工作,检查救治流程并查房
2月13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抗疫一线湖北省仙桃市举行了一场庄严的“火线入党”仪式,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牛晋燕和丁丽丽,在援鄂战疫中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的考验,成为山西白求恩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批参加“火线入党”的一线护理人员。
宣誓仪式上,牛晋燕和丁丽丽高举右手,面向党旗许下庄严誓言。对于她们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而又难忘的日子,她们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通过特别的方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地趣事
2月10日,援鄂第17天,山西白求恩医院杨永杰和张丽欣上下午班,他需要按照职责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杨永杰发现拖把罢工了,于是他又变身为修理工!
晚餐来了,热心的杨永杰,又变成送餐员,第一时间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病人手上。
在潜江正好遇上队友生日,杨永杰又化身糕点师,给队友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其实,不仅仅是杨永杰,我们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在工作中都充当着这样那样的角色,他们是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管理者,合作协调者,病人利益维护者,研究改革者……前线战士们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剂良药,一份关心,都会给身患疾病的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一个护士好不好,最重要的是他的那颗心。很多病人离开医院的时候都舍不得护士,因为这些护士在病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安慰。他们用温暖的安慰、美丽的微笑和轻柔的话语,使病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阳光,看到了未来。”
来源:山西白求恩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