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The Lancet)2月12日在线发表一项来自中国武汉的关于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小样本研究。该研究提示,根据收集到的病例资料显示新冠肺炎感染并未导致严重不良新生儿结局,也无证据表明新冠肺炎感染可导致母婴间垂直传播。
据介绍,该研究由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产前诊断与优生临床医学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机构的专家共同完成。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从2020年1月20日~1月31日收治的9例孕晚期经实验室确诊为新冠肺炎孕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结果,并通过对其中6例孕妇羊水、脐血、新生儿咽拭子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评价了新冠肺炎感染是否可导致宫内垂直传播。此外,对该6例患者的产后乳汁也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所有9例患者均处于妊娠晚期,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据介绍,9名感染新冠肺炎的产妇分娩的9例新生儿,均为活产,且未见新生儿窒息发生。其中,4例新生儿为早产,但分娩孕周均在孕36周后,且早产与新冠肺炎感染未呈现直接关系,其中,2例早产儿为低出生体重儿。此前,有新闻报道,一名新冠肺炎感染产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6小时被检测出新冠肺炎阳性,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该病毒是否会宫内感染的质疑。该项研究显示,6例患者进行了羊水、脐血、新生儿咽拭子及母乳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所有结果均为阴性。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介绍,本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对患有新冠肺炎宫内感染潜能的评估。因此,选择羊水、脐血和新生儿咽拭子作为样本,以探索宫内胎儿感染的可能性。检测的所有样本均为剖宫产时在手术室采集,从而保证样本不会受到污染,也最能代表胎儿的宫内情况。结果显示,上述所有标本的新冠肺炎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意味着没有发生因母体新冠肺炎感染而导致的胎儿宫内感染。此外,有关于母乳的检测结果,提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乳汁中也未发现该病毒存在。杨慧霞表示,现有关于新冠肺炎的研究均基于普通人群,有关妊娠期新冠肺炎感染相关研究的数据资料有限,因此,进行该项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孕妇一般对呼吸道病原体更易感且更易发展为重症,这是因为妊娠期免疫功能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同时,妊娠期的生理性变化也会使孕妇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面临更高的风险,进而导致不良结局。尽管此研究并无患者发展为重症肺炎或死于感染,但仍需继续收集更多的临床样本,以进一步探讨该新冠肺炎感染对孕妇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此外,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感染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健康的长期影响,有必要对产妇及其后代进一步随访。与此同时,文章还讨论并提及了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研究并未评价孕妇易感性的问题,未评价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等,尚需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来源 健康报
日期:2020-02-14 16:10:55